宇宙学中的统计方法【甲】
本文是宇宙学统计中的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。是我刚刚读了一篇文章(arXiv:0911.3105)的一部分后所学到的。如有谬误,欢迎指出。2012-11-30补充了一个 Modern Cosmology 中的实例。此为系列文章第一篇:统计基础。
系列文章目录:
约定
假定我们的宇宙遵从特定的规律,可以设想这样的两种观测者。一种是自然之上的创世者们,比如叫他们宇宙定制公司,他们非常清楚宇宙所遵从的规律,而且也知道宇宙是在什么样的参数下运行;另一种是宇宙之内卑微的生存者,比如我们地球上这些渺小的人类,我们并不知道宇宙是精确的规律是什么,也不知道在某个规律下面宇宙的参数是如何设定的,我们只能实验和观测,更加难堪的是,在宇宙学中,我们基本上只能进行观测,想要尝试去改变一些宇宙的设定来得到某些结果,目前还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之中。
那么对于宇宙定制公司的人们来说,他知道宇宙的精确的理论是 H ,(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假设而已,因为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就是个 Hypothesis,简称 H ),而我们生活的宇宙可以用一个模型 \(\theta(\theta_1,\theta_2,…)\) 来描述,其中 \(\theta_i\) 为模型参数,而且他们知道宇宙运行之后的数据 D,(比较幸运的是,对于很多数据 D,我们也是可以得到的,因为我们就限定 D 为我们可以得到的数据)。
基本概念
那么从宇宙定制公司的角度来看:
可以根据 H 来计算 \(\theta\) 模型下的某个数据出现的理论概率,比如现在在一个范围 A 内,共有 M 颗1型超新星,和 N 颗2型超新星。他们可以计算在拿到了 m 颗1型超新星和 n 颗2型超新星之后,随便抽取一颗是1型的概率,因为整个宇宙在任何时空点的配置他们都清楚的很。这种我们统统称之为计算 \(P(D|\theta(\theta_1,\theta_2,..))\),即 likelihood. 意思是说,我们现在知道一个模型\(\theta\)和参数\(\theta_1,\theta_2,…\),得到某个结果 D 的概率是多少。
这差不多是宇宙定制公司用的最多的计算了吧。
而对于我们来说,情况变得就复杂多了。我们只有观测数据,并不知道宇宙的理论 H 和具体的模型及参数 \(\theta(\theta_1,\theta_2,…)\)。而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观测了解到宇宙背后的理论和具体模型及参数。
因此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却只能计算 Posterior,记作 \(P(\theta|D)\),意思是说,我们有一堆观测数据 D ,那么一个特定的模型\(\theta\)并且取某些特定的参数 \(\theta(\theta_1,\theta_2,…)\)的概率是多少。
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记法,| 是符合条件符合,可以直接读作”符合条件”,因为这个条件概率的条件放在后面。而 \(P(x | y)\) 的意思就是,给定 \(y\) 发生 \(x\) 的概率。
为了更明白,我重复 arXiv:0911.3105 中的一个例子。
If you have an urn with N red balls and M blue balls and you draw one ball at the time then probability theory can tell you what are your chances of picking a red ball given that you have already drawn n red and m blue: P(D|H). However this is not what you want to do: you want to make a few drawn from the urn and use probability theory to tell you what is the red vs blue distribution inside the urn: P(H|D). In the Frequentist approach all you can compute is P(D|H).
这里 \(P(D|H)\) 是 likelihood, 而 \(P(H|D)\) 是 posterior. 可以明显的看到,likelihood 是指我们明了系统的详细配置的情况下计算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,这个很强大;而 posterior 是我们不知道系统的配置的情况下,可以根据很多的实验来计算出的一个概率。这个例子中提到,如果我们可以做无穷次实验,那么就可以计算 posterior,即使我们是生活在2012年的地球人。==~
Likelihood 的例子
从 Modern Cosmology 中(337页)取一个例子,稍加修改。算是一段插曲。
我们要测量自己的体重,作为科学工作者,大家肯定都知道要多次测量,去平均值,还要给出误差。那么平均值该如何求的呢?误差又该如何求的呢?
我们现在可以假定一个理论,说每次测量的体重有两部分组成,一个是体重的精确值 \(theta_0\),另一个是噪音(noise)。如果我们假定测量是个 Gaussian distribution,
\[ P[D|\theta(\theta_0,\sigma)] \equiv \scr L(D,\theta(\theta_0,\sigma)) = \frac {1}{ \sqrt{2\pi\sigma^2}} exp\left({-\frac{(\theta – \theta_0)^2}{2\sigma^2}}\right) \]
那么精确值 \(\theta_0\) 是分布的极值点,而每次测量的噪音的大小可以用分布中的 \(\sigma\) 来表征。这样我们这个理论中有两个参数:\(\theta_0\), \(\sigma\)。
上面的 \(P[D|\theta(\theta_0,\sigma)]\) 是指的一次测量中,给定一个理论 \(\theta(\theta_0,\sigma)\),我们测得一个数据 \(D\) 的概率。但是实际上我们可能进行 N 次独立测量,这样的话,likelihood 应该是
\[ \scr L(D,\theta(\theta_0,\sigma)) = \frac {1}{ (2\pi\sigma^2)^{N/2}} exp\left({-\frac{\sum^{N}_{i=1}(\theta_i – \theta_0)^2}{2\sigma^2}}\right) \]
但是,我们做实验的人并不想要上面所求的 \( P[D|\theta(\theta_0,\sigma)]\),相反,我们要的是 \(P[\theta(\theta_0,\sigma)|D]\)。
概率论中,我们有
\[ P[A\cap B] = P[A|B]P[B] = P[B|A]P[A] \]
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 likelihood 跟我们要求的量之间的关系。
\[ P[\theta(\theta_0,\sigma)|D] = \frac{ P[D|\theta(\theta_0,\sigma)P[\theta(\theta_0,\sigma)]] }{ P[D] } \]
式中分母 \(P[D]\) 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概率极值在 \(\theta_0 ~ \sigma\) 相空间的位置,所以我们暂时把这一项丢掉,剩下的分子上的 prior,即 \(P[\theta(\theta_0,\sigma)]\) 项,我们可以假设是均匀分布的。这样我们就可以简化到下式,
\[ P[\theta(\theta_0,\sigma)] \sim \scr L \]
这样我们就把要求解的量 \(P[\theta(\theta_0,\sigma)]\) 与 likelihood 联系起来了,而 likelihood 我们是可以写出表达式的。
那么下面我们就是要找到参数空间的最佳拟合点,也就是参数空间中概率最大的地方。分别对两个参数求导,\(\frac{\partial \scr L}{\partial {\theta_0}}\),\(\frac{\partial \scr L}{\partial \sigma}\)。
高斯分布的情况下,情况就简单了。
\[ \frac{\partial \scr L}{\partial {\theta_0}} = \frac{\sum^N_{i=1} (\theta_i – \theta_0) }{ \sigma^2 (2\pi\sigma^2)^{N/2} } \exp \left( -\frac{\sum^N_{i=1} (\theta_i – \theta_0)}{2\sigma^2} \right)\]
令上式为零,得到
\[ \sum^N_{i=1}(\theta_i – \theta_0) = 0 \]
也就是说,\(\theta_0\) 是 \(\theta_i\) 的平均值,记做 \(\bar\theta\)。
这段的意思是说,如果我们做了一堆实验,那么实验的理论值(按照我们一开始提出的理论)应该是所有值的代数平均 \(\bar\theta\)。
对于另外一个参数 \(\sigma\),
\[ \frac{\partial \scr L}{\partial \sigma} = \scr L \left( -\frac{N}{2\sigma^2} + \frac{\sum^N_{i=1} (\theta_i – \theta_0)^2 }{2\sigma^4} \right) \]
上式为零,得到
\[ \sigma^2 = \frac{\sum^N_{i=1} (\theta_i – \theta_0) }{ N } \]
也就是说, \(\sigma^2\) 是测量数据统计的方差。
这只是找到了参数空间的最佳拟合,这样的两个数据有时候并不够用,我们需要进一步写出更加方便的表达测量误差的方法,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看分布的半高宽,但是我们的表达式里面半高宽并不容易看出来,于是我们可以把e指数里面的求和式写开来,
\[ \exp\left( – \frac{(\theta_N – \frac 1 2 \theta_0)}{\sigma^{2/N}} – \cdots \right) = \exp\left( – \frac{(\theta_N – \theta_0)}{(2\sigma)^{2/N}}\right) \cdots \exp\left( – \frac{(\theta_1 – \theta_0)}{(2\sigma)^{2/N}}\right) \]
这样我们可以把每个因子的e指数里面的二次项系数合起来,\(N/\sigma^2\),可以认为整个e指数的宽度是 \( \frac{\sigma}{N^{1/2}} \)。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说法,详细的定义可以看概率论的书(?)或者看 Modern Cosmology P339。
这个结果很合理,分布的越散,测量的可信度就越小,测量次数越多,测量的可信度就越大。
到此我们把理论值和误差都表达出来了,也就是说,我们的整个 likehood 的可以由两个两个参数,分别是 estimator \(\bar\theta\) 和 variance of estimator \(\frac{\sigma}{N^{1/2}}\),来确定。那么,现在我们就可以放弃之前带有复杂求和式的表达形式,而重新定为一个更加简单的形式:
\[ \scr L = \frac{1}{\sqrt {2\pi C_N}} \exp\left( -\frac{(\theta – \bar\theta)}{2C_N} \right) \]
其中用到 \(\sigma^2 = \frac{\sum^N_{i=1} (\theta_i – \bar\theta)}{N}\)。而 \(C_N = \frac{\sigma^2}{N}\)。
\(\chi^2\) fit / Chisquare fit
现在宇宙学积累了很多的数据,而且现在的很多数据也都是很精确的。同时我们有很多的理论模型,各式各样的,很科幻的都有。那么我们如何把数据和理论结合起来呢?这就需要用到拟合,fit.
一个常用的技巧是 least square 拟合。这里我们用到的是 chisquare 拟合。
列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:
- 观测数据。这里我们使用1a超新星的例子。我们有这样一堆数据:超新星名字,超新星红移 \(zo
\),超新星亮度/distance modulus \(do\),超新星的distance modulus error \(e\). -
理论模型。这里使用最简单的 LCDM 作为例子。理论上可以计算红移对应的距离 \(dt(z,H0,\Omega m0,\Omega d0,\Omega k0) = c\cdot (1+z)\int \frac{1}{H0\sqrt{\Omega m0 (1+zz)^3 + \Omega d0 + \Omega k0(1+zz)^2}}\mathrm d zz\)
实际上 \(dt\) 并没有那么多独立参量。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建立各个参量之间的关系:
\begin{eqnarray}
\Omega m0 + \Omega d0 +\Omega k0 &=& 1 \\
\end{eqnarray}
如果是一个平坦的宇宙,那么我们还可以把 \(\Omega k0\) 设成 0 . 为了适应不同的情况,我们就抽象的写成 \(dt(z,x1,x2,…)\). \(z\)是变量。
那么我们可以定义这样一个量
\begin{equation}
\chi^2(x1,x2) = \sum_{l} \frac{(do[i] – dt(z[i],x1,x2,…))^2}{\sigma_i^2}
\end{equation}
其中 \(\sigma_i\) 是第 i 个数据点的测量误差。
一旦这样定义,我们可以看到,如果我们的理论和数据完全符合,那么 \(\chi^2(x1,x2,…)=0\). 但是,如果这样,很有可能发生了不正常的事情,实际观测和实验不太可能做到这样。但是很明显,如果 \(\chi^2\) 太小,那么也不太正常,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对观测值的误差估计太大了等等。
那么多大的时候才比较好呢?如果观测有 n 个数据点,模型有 m 个参数,定义一个量 N = m – n. 当 \(\chi^2/N \sim 1\) 时,是比较正常的,因为这正好意味着数据点的 error bar 差不多都与理论曲线相交。
这样我们可以去遍历所有的数据点或者 steep 方法或者 MCMC 方法得到 \(\chi^2\) 的最小值 \(\chi^2_{min}\),此时对于的参数为 \(x1_m,x2_m,…\). 这组参数就是我们这个模型在这组数据点下面的 best fit.
然后我们可以去绘制置信度的 contour . 即绘制在 \(\chi^2_{min}\),周围差别 \(\Delta\chi^2\) 的地方的曲线。对于不同的 N 值的 best fit 和不同的置信度,有不同的 \(\Delta\chi^2\) 值。
这些详细的技巧比如 covariance matrix 等等会在后续的 post 中出现。现在不再赘述。
我有一个关于 Chisquare fit 的 git 项目。这个所用到的理论基本上是中学生就可以理解的。但是到2012年6月25日为止我依然感觉结果有些问题,虽然方法是正确的。
另外,如果你喜欢在豆瓣九点等这种地方读这篇文章,可以安装 math anywhere 插件,这样公式就可以显示了:
https://chrome.google.com/webstore/detail/gebhifiddmaaeecbaiemfpejghjdjmhc
我要是上这门课程很难毕业了。。。
==,你不用上这门课嘛~